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——研学旅行
发布日期:2018-12-20 来源:爱涛集团办公室
2016年12月,教育部等11部委出台了《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意见》),正式将试点几年的研学旅行在全国大面积铺开。
不少旅游界人士都把这份《意见》称为“天上掉馅饼”,砸火了一个至少有1亿中小学生的研学旅行市场。
实际上,随着教育观念的改变,现在的80后甚至更年轻的家长,心态更加开放,都愿意花钱用课堂之外的形式丰富孩子的成长经历,家长对研学旅行的需求正是这个市场爆发的真正原因。而每一次的研学旅行,都是对研学导师知识素养、能力水平和意志品质的极大挑战。
研学旅行的“台前”--寓教于乐
研学旅行是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,通过集体旅行、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;要求逐步建立小学阶段以乡土乡情为主、初中阶段以县情市情为主、高中阶段以省情国情为主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体系。
研学旅行不是说走就走,家长将研学旅行的“任务”交给机构,是对旅游有了更高要求,家长不再满足于看山、看水、看景点,而是希望孩子能够将读万卷书、行万里路结合起来,在行程中收获更多。
所以,研学游更要注重让孩子通过景物与课本、活动相结合的方式,寓教于乐。这就要求研学导师们在研学旅行活动中要生动、活泼的将教育与趣味合二为一,让孩子们在体验中享受快乐,达到提升孩子们综合素质的目的。
没有研学课程设计,没有研学导师在研学旅行过程中帮助进行知识的梳理和转化,称不上完全意义上的研学旅行。
一堂好的课程设计,往往需要考虑的,并非仅有课程本身,而是贯穿整个研学旅行过程的行前课后。而这些研学课程的设计和组织实施,往往凝结了研学导师们大量的心血。
爱涛文旅今年也成功完成了泰国的研学活动。明年将会继续和学校合作,安排2~3次外出文化考察的“行走课程”任务,坚持让学生走出课堂,走进自然、走进社会。
行前
研学旅行会有明确的研究任务。出发前,导师团队会集中学生和家长,开展预备课堂,对目的地的历史、文化、地理等方面进行专题讲座,布置研究性课题。这些课题是多学科教师针对考察地实际量身打造的。
途中
每一次“文化行走”,学生们必进当地高校,听高校教师的专题文化讲座或与高校学生一起互动。譬如带学生们进入泰国孔堤公学,与泰国的中小学生亲密互动,共同作画。在今后的研学活动中,导师们还会给学生带来“一带一路”、“区域环境差异”等专题课程。
中泰小朋友共绘友谊长卷
课后
与研学旅行过程的多彩相映衬的是,每次研学旅行进程中和后期,我们都会让孩子们提交考察日志、考察体会、调研报告等丰富成果。我们坚持对这些研学作业进行认真的评判、修改、整理,因为要和同学们分享,孩子们的旅行也逐渐有了研学的成分。
研学旅行,顾名思义,是一次“学+游”的经历,一场“教+乐”的结合。以文化为根,以旅游为载体,注重体验性、教育性、娱乐性和休闲性的相互融合。只有注重研学旅行“台前幕后”各个环节的设计贯穿,研学旅行,才能真正发挥研学的作用。
在建国70周年之际,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、爱涛文化集团、江苏省文联书画考级委员会、江苏省舞蹈家协会、江苏省音乐家协会,共同举办“大美中国·江苏青少年文化艺术交流节”,作为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庆祝中俄建交70周年的开幕活动。本次活动将于2019年1月27日开始,爱涛文旅将带领江苏优秀青少年一起探寻俄罗斯的神秘,踏上俄罗斯艺术之旅,开启为期七天的国际文化交流之旅。
上一条 : 《服饰导报》融媒体平台推出线下年末冬装特卖会
下一条 : 大美中国